11月11日,江苏省教育厅召开了关于贯彻落实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意见的新闻发布会。到2035年,我省将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具有江苏优势和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开足开齐上好课程
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落实每周小学4节及以上、初中和高中3节及以上体育课;每学期安排不少于10节健康教育课;高校学生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落实小学每周各2节、初中各1节音乐课和美术课;普通高中音乐美术课开设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各3个模块,获得各3个学分;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不少于36学时的艺术课程,获得2—4个学分;高校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融合拓展各类美育校本课程,培育推广一批国家级、省级高质量精品课程。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持续创建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深入推进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艺术人才后备学校。大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美育建设工程。加强艺术类“一流专业”建设,深入实施普通高校艺术相关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持续开展实践活动
正常天气中小学生每天课间休息、大课间活动等校内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l.5小时。校外不少于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中等以上强度活动时间不少于1.5小时,每周不少于3小时高强度运动。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组织开展经常性体育竞赛活动,“十四五”期间创建1500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探索改进评价方式
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不合格不得发放毕业证书。推进初、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执行“过程评价+基础知识+现场测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中考体育成绩权重到2025年提升至10%以上。
稳步推进艺术中考,加强省级统筹,有序推进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以计分方式纳入中考。科学设定中小学体育美育教师周课时额定工作量标准。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体育、艺术社团指导、课外活动、课后服务等计入工作量。将工作成效作为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省优质幼儿园、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省普通高中星级和职业学校有关项目的创建及评估,纳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和文明校园创建指标,纳入高校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估,纳入省地方普通高校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到2022年,配全配优体育教师,中小学专任体育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220,鼓励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设立教练员岗位。完善学校和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机制,新建体育场馆优先建在学校或其周边,提高体育设施使用的综合效益。确保至2025年全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与在校生的比例达到1:220,其中小学、初中、高中音乐美术专职教师占比分别达到75%、85%、95%以上。
高校设立普及人文艺术教育校级专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配齐公共艺术课教师,专职比例不低于50%,实施公共艺术课特聘教授制度。采取政府兜底、校地共建、社会共享等举措,确保中小学有足够的艺术专用器材和活动场地。
省教育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处长张鲤鲤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平时只要学生认真上好音乐、美术课程,按要求完成规定的作业,掌握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就可以达到艺术中考的要求,完全不需要参加任何校外培训。“艺术中考创新了考试方式,人机对话只考应知应会,不考死记硬背,能够充分保证艺术测评的趣味性、试听性、操作性、公平性与规范性”。(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静)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